(Sichuan Chapter) Chengdu: Official Shu Brocade Workshops Bloomed with Hibiscus.

二千三百载前,古蜀王开明九世迁都于成都,本“一年成聚,二年成邑,三年成都”之旨也。秦末汉初之际,成都代关中而获“天府”之誉。三国之时,成都乃蜀汉之都,彼时因设专织蜀锦之官坊,遂得“锦官城”之异名。后蜀主孟昶曾敕遍植芙蓉于城垣,是以又得“蓉城”之称焉。

成都市者,西南一隅之科技要枢、商贸渊薮、金融重镇、交通通讯之枢纽也。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e Square, IFS),蓉城之标识性建筑也,实乃都市综合体之典范。2014年季春之月,成都国际金融中心举办“大熊猫艺术暨慈善公益之项目”,特延美艺术家劳伦斯·阿金特,创作巨制熊猫艺术装置,名曰“I am Here”。

太古里本为保全完善之历史街区,由五十八座以青石铺路之街巷与营造构筑而成。其间留存清及民国之建筑颇多,有传统之四合院、宅第及旧式商肆焉。

太古里环拥千年古刹大慈寺。大慈寺之建,肇于公元三至四世纪之间,兴于魏晋,盛于唐宋,有“震旦第一丛林”之誉。唐会昌五年(公元八四五年),大慈寺因获唐玄宗御题匾额,遂为当时成都仅存之佛寺,亦为蜀中规模最宏之梵刹。

宽窄巷子由宽巷子、窄巷子、井巷子三古街及其间约含七十座传统四合院群落构成。其北界以支矶石街与宽巷之中线,并纳成都画院北墙为界;南界以井巷为界;东界以长顺上街与宽窄巷东街口为界;西界以下同仁路与宽窄巷西街口为界。

锦里尝为西蜀历史上颇古且富商贾之气之街巷一也,早在秦汉、三国之世,已驰誉华夏。今之锦里,具成都明清时民居建筑之典型风格,与武侯祠建筑之主题格调相契。游者可饮一杯英雄之酒,歌一段三国之戏,品一番三国之情,以体“梦回三国”之妙境焉。

成都博物馆乃西南地域规模至宏之综合性城市博物馆也。其中有“花重锦官城:成都历史文化陈列”、“影舞万象·偶戏大千:中国皮影木偶展”、“人与自然:贝林捐赠展”三大常设之陈列焉。

四川大学者,北校门呈中式建筑“品”字之构。四柱方红,巍然耸立,擎左中右三檐于上。柱下以八块祥云纹基石固其全构,上覆青瓦,檐牙高啄,彩绘雕梁。构之正中,镌四字金文——“四川大学”,乃一九八五年邓小平同志亲笔所题之校名也。

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,以造园之术摹拟大熊猫野外生态之境。其内,大熊猫产房、饲养之区、科研之枢、熊猫医馆,布列有序;数处豪奢熊猫“别墅”,散置山林之间。扩建之域,谨遵原初地形地貌,借山体冲沟与溪流,成山地溪谷多层之景带。大熊猫之族群,逾二百只,乃全球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之最大种群也。

杰之曰,成都者,食则火辣、生亦火辣之城也。此城常能化对立之物,为令人微醺之市井诗意。其左执太古里之时尚风韵,右握苍蝇馆子之质朴坐具,于麻将声与电子乐之交响中,将二千三百年所积之从容,化为舌尖跃动之鲜香。所谓天府,实乃市井屋檐下所晾之腊肠,茶馆中永难斟满之茶,乃唯美食与欢愉不可轻负之尘世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