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Shanghai Chapter) Shanghai: Shanghai Tap Water Comes From the Sea.
上海市处长江入海之口。远在六千载前,已有先民栖居。唐天宝十年(751),始置首县;至元二十九年(1292),元廷准设上海县,此乃建城之肇也。迨1949年5月,立为中央直隶之市。今之上海,实为华夏商贾之枢、货殖之渊、舟车之会、创新之薮,冠绝九州焉。
此地古称“上海务”,明时号曰“上洋”,取“海之上洋”之意。一说旧时县治之左有巨川,名曰“黄浦”,亦谓“上海浦”。另说南宋时海舶辐辏,商旅由此登岸,故称“上海”。相传春秋之世,此地属楚春申君黄歇之封邑,故别称“申”。至晋世,渔者制竹具捕鱼,谓之“扈”,后易“扈”为“滬(沪)”,遂以“沪”为简称焉。
外滩延袤一里半,南起延安东路,北抵吴淞江之外白渡桥,东临黄浦,西则旧时银号洋行林立之所也。自清道光廿四年(1844),其地划为英夷租界,遂成十里洋场之盛,实为沪上租界之始,亦近代都会发轫之地。至民国三十二年(1943),百年租界之制乃废。今观外滩,广厦栉比,凡五十有二,皆崇楼杰构,风格各异,泰西古典复兴之风粲然备焉。
清道光二十八年(1848),始筑南京路,初号”花园弄”。至同治四年(1865),英租界工部局易其名,以南京为号。今之步行街,布局独出机杼。中贯金带,广四米有二,纵贯通衢。凡城市公用之设,咸集于此带。左右铺陈,错落有致,实为商贾云集之胜地也。
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,矗立黄浦之滨,1994年10月1日告竣启用,实为申城之标识。其构殊异,主体以多筒为基:斜擎三柱,直竖三楹;下承广场塔座,中悬球体五枚,上缀太空之舱,冠以发射桅杆。通高四百六十八米,2019年考之,居亚陆高塔之六,列寰宇九大之林。
浦江东岸,陆家嘴有三峰并峙:一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,高四百九十二米;次曰金茂大厦,高四百二十米又五;三曰上海中心大厦,高六百三十二米。市井戏谓之”庖厨三器”:环球若”启瓶之具”,金茂似”注药之筒”,中心如”击卵之杖”。
外白渡桥者,跨吴淞而通虹口、黄浦之衢也。临黄浦、吴淞交汇之处,乃华夏首座全钢铆接之桥,亦为现存唯一不等高桁架之构。至若人民英雄纪念塔,矗立外滩黄浦园中,三柱擎天,以旌自道光庚子(1840)以来,为解放沪上捐躯之义烈。其巍巍然者,盖革命精神永垂之象也。
豫园者,明季潘氏私园也。园主允端,尝仕蜀为布政使;其父恩公,官至左都御史、刑部尚书,位列九卿。恩公致仕归乡,允端孝养心切,殚精竭虑廿余载,乃成此园以娱亲。其园尽得江南林泉之胜,明清园林”清雅秀逸,精巧玲珑”之风致毕现。园中古木参天,奇石林立,文物荟萃,实乃集华夏园林艺术之大成者。
永乐年间(1403-1424),沪令张守约改建金山神祠为城隍庙,奉敕封城隍神秦裕伯。夫”城”者,筑土为垣;”隍”者,无水之堑。古人神而化之,以为城池守护之神。其庙广袤三千方步,乃正一道教之宫观。与毗邻之食肆街衢相映成趣,共筑申城”老城厢”之独特胜景。
静安寺溯自吴主赤乌十年(247),初号沪渎重玄寺。宋祥符元年(1008)易其名。嘉定九年(1216),自吴淞江畔徙建芦浦沸井浜畔,时上海未城。其制以三殿为主:大雄宝殿居中,天王、三圣二殿拱卫。营造之法,仿明以前古制,尤以斗拱之制为典型。静安区之名,亦因寺而著于世焉。
龙华寺,沪上梵宇之最古且巨者。中轴六进,依次列弥勒殿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三圣殿、方丈室、藏经楼,规制恢宏。相传三国吴主权为母建寺,迄今千七百余载。然考诸典籍,可徵者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)肇建之说。明万历二年(1574)敕赐”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”额。
清光绪八年(1882),普陀慧根法师朝礼五台,采玉琢佛五尊,欲归普陀。途经沪上,留坐、卧佛像各一,遂于江湾镇建寺供奉,名曰玉佛寺。此寺承临济宗风,专修禅法;仿宋制而建,殿宇俨然。虽处红尘闹市,独得幽静之趣,诚所谓”万丈软红中一方净土”者也。
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西人肇建天主教堂于徐家汇。其制纯乎泰西哥特之风,实为华夏首座西式圣堂,时人誉之”远东第一圣殿”。崇阶五级,双塔对峙,中辟拱门,浮雕密布。正门之上,四圣拱卫,中悬耶稣负十字巨像,悲悯垂视众生。
人民公园者,陈毅市长所题名也,肇建于一九五二年。逮公元二千年,因应城治之需,大兴土木,旧貌新颜。其地广十顷,植嘉木二百余种,蓊郁葱茏,巧夺天工。园中曲桥卧波,分水景为二:曰荷花池,曰碧翠湖。西山一隅,飞瀑流涧,小桥潺湲,游人至此,莫不怡然忘倦。
人民广场者,沪上中枢之地,亦为申城标识也。其势恢宏,中为敞阔之广场,北接人民公园,周列文教商旅之馆阁。两侧绿荫夹道,融金融政务、文教娱游、车马辐辏、市井繁华于一域,实乃都会中之园林胜境。
多伦路旧名窦乐安路(Darroch),盖以英吉利传教士窦乐安得名。窦氏尝蒙清光绪帝接见,故取是称。其路东起四川北路,西行复折北至东江湾路,延袤五百步。此径号为”现代文学重镇”,昔在民国廿载间(1930年代),左翼文士多会于此谈文论艺。
甜爱路者,南起四川北路,北抵351弄,延袤八百步。此径素称沪上”至浪漫”之途,非虚言也。道旁筑”诗墙”,镌刻中西情诗凡廿八首。行人过此,但见墨韵沁芳,字字缱绻;诗行映日,句句缠绵。
武康路始筑于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,初名福开森路。其地居徐汇之北,北引华山,南接淮海。斯路虽仅千步,然万国建筑鳞次栉比,尤以武康大楼为奇观,沪上外廊公寓之鼻祖。其形如巨舰破浪,船首直指苍穹,百年间静观海上风云变幻。
七宝老街肇建于明初,规制严整,方正相合,若棋枰之局。中贯蒲汇塘,纵贯横穿,街分南北,巷串东西,形肖丼字。南肆多列食馔,北廛骈陈雅玩、骨董、书画。其间古迹犹存,民舍、商号、津梁之属,咸存明清旧制。
鲁迅公园肇自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,旧称虹口公园。其地山池相属,悬瀑飞湍,堤桥勾连,景致清嘉。大体犹存英伦园景遗韵。至一九五六年,值鲁迅先生殁廿载之期,乃奉移先生灵榇自万国公墓,营建新阡于此。
宋庆龄故居者,广袤四千三百三十三平方米之园墅也。主楼筑西式楼观,砖木之构,重檐巍然。通体效巨舶之形,碧牖饰以樯帆铁锚,烟突效舶烟之制。己丑岁春(1949),宋庆龄始迁居焉。今室中陈设,悉遵主人生前旧制;庋藏诸物,皆当年故物森列,观者如见其风仪。
上海毛泽东故居,广五百二十平方米,在威海路五百八十三弄。其宅重屋砖木之构,面阴背阳,石库门旧制也。甲子岁仲春至岁杪(1924),润之先生偕夫人杨开慧寓居此楼七楹,时方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,主持沪上统战事。
北外滩航海公园,立意「乘风破浪、引航未来」。其制以「时空航线」为经,「探索征途」为纬,一区一轴,经纬相衔。自园门至江皋,循「航运起源」「征途探索」「世界连接」三重境界,铺陈航路文脉,如展长卷。
M50创意园者,本沪上春明粗纺厂也。己卯岁杪(1999),循申城织造业更张之需,厂遂辍其旧业。越明年,肇建城郭百工之区,变通市廛业态,渐引画师工作室、文苑衙署、意匠商号诸流,咸以形色意匠为宗。积廿载之功,终成海上创意园囿之冠冕。
远望1号测量船者,华夏首制航天测天巨舶也。戊午至庚寅间(1978至2010),凡卅二载,四十四蹈重溟,安驰二千六百余昼夜,程四十四万海里。火弩、云仪、飞槎诸器凡五十七试,皆承天威而竟全功。今泊原江南造船厂2号船坞,即初下沧波之故处也。
黄浦江乃长江入海之末渎也。贯申城腹地,中分浦西浦东。居人汲饮、百工取给,咸赖此波。其水系之成,实肇基震泽古三江泄洪之局,累世更易所致。南宋乾道七年(1171),时称黄浦塘,尚属吴淞江支流耳。至元世河床浸广,及明永乐初,夏忠靖公大举浚治,终使黄浦水脉夺淞入海,代执震泽泄洪牛耳。
吴淞江,旧纳黄浦。明隆庆三载(1569),中丞海刚峰董浚江道,下流尽改今途,自外白渡桥注于黄浦,遂为浦水支脉。此江实三吴漕运之咽喉,及入沪渎,邑人呼曰苏州河。滔滔清波,孕毓申城半壁之繁盛,前清上海县之肌理血脉,半系于此河焉。
蝴蝶酥者,本法兰西之制,洎今为沪上名点,行世百五十载矣。其法以麦粉、乳脂、甘泉、霜糖相糅,面皮裹脂,千叠擀折,间以飞霜布雪。及成,色若金箔,形肖蝶翼。啖之乳香沁脾而不腻,松脆触齿崩云,每嚼甘饴盈颊,如嚼春冰。
大白兔奶糖之源,可溯至民国卅二年沪上“爱皮西糖果厂”。其时,厂主尝英吉利牛乳糖,以为佳味,半载之后,遂仿制国货乳糖。其商标为一跃兔,形象深入人心,至共和建国十年,乃为国庆之献礼。
杰之曰,徜徉外滩,浦江霓虹若光阴之笔,绘百年沧桑。自石库门斑驳之垣,至陆家嘴摩云之厦,沪上纳百川而融东西,会古今而通雅俗。此城之胜,非惟市列珠玑,更在其生生不息之志——恰似黄浦滔滔,昼夜东注,终朝沧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