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ayoi Kusama: 1945 to Now.
我在香港西九文化区游览期间,适逢M+举办特别展览“草间弥生:一九四五年至今”。通过这场展览,我不仅结识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,也深深沉浸在这位“波点女王”的艺术魅力之中。
一 从精神困境到艺术救赎
草间弥生(Yayoi Kusama)生于1929年的日本长野县,她的童年被战争的阴影与家庭暴力笼罩。自幼饱受幻觉困扰的她,将绘画视为对抗恐惧的出口,用画笔记录下脑海中反复浮现的圆点与网状图案。
1957年,受美国艺术家乔治亚·欧姬芙的鼓励,她远赴纽约,开启了艺术生涯的黄金时代。在纽约的贫苦生活中,她以《无限的网》系列一鸣惊人,随后以激进的行为艺术与装置作品成为前卫艺术的代表人物。
1973年,因精神健康问题返回日本后,她自愿入住东京的精神病院,却未停止创作,反而以更纯粹的姿态将幻觉转化为艺术语言,最终成为享誉全球的“波点女王”与“精神病艺术家”。
二 波点、无限与生命的隐喻
草间弥生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,融合了超现实主义、极简主义与原生艺术的精髓,却始终围绕“自我消融”与“无限”展开。
她以高饱和色彩的圆点覆盖万物,通过镜面反射营造出无边界的空间;南瓜、蘑菇与花卉是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。南瓜象征“可爱与坚韧”,而花朵则以其膨胀的形态传递生命的张力。
三 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时空对话
草间弥生坚持不懈地追求前卫艺术实践,使她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全球文化偶像。她在逾七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发展出独树一帜的核心美学和人生哲学。其作品展示浩瀚无垠之境,反思大自然的生命形态与循环,掳获世人的目光。
「草间弥生:一九四五年至今」是草间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举行的最大回顾展,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创作的绘画至其最近期的沉浸式作品,围绕「无限」、「积累」、「全面连结」、「生物宇宙」、「死亡」和「生命的力量」六个主题,全面地呈现草间艺术生涯的各个发展阶段。
本次特别展览带来三组她的全新作品。 在地下大堂,可以欣赏到两件名为《南瓜》(2022)的大型雕塑。大型装置《神经的死亡》(2022)色彩绚丽,立体地诠释草间的经典主题「无限的网」。《圆点执念──渴望天堂的爱》(2022)是极具规模的沉浸式环境,在标志性的镜面空间注入圆点和悬浮气球元素,塑造出仿如万花筒世界的感官体验。
四 在镜像中照见自我
漫步于M+展厅,草间弥生的作品不仅是视觉的狂欢,更是一场心灵的叩问。她的波点与镜面装置将我卷入闪烁的星河,迫使我在无限重复中直面存在的虚无与永恒。正如她所言:“消融自我,才能抵达宇宙的真相。”
这场展览不仅是对草间弥生八十载艺术生涯的致敬,更是一次对生命、死亡与爱的集体沉思。她的作品跨越时空,在商业与纯艺术、个体与宇宙的张力中,始终传递着一种近乎偏执的信念:唯有艺术,能治愈灵魂的裂痕。